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本刊特稿

  • 计算机正改变着我们的语言生活

    李宇明;

    中文信息处理走过了字处理、词语处理、句处理等阶段,如今正处在数据驱动的发展时期。中文信息处理的每一步前进,都会推动语言生活的发展变化。当前的语言生活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可以将其特点概括为键盘时代、融媒体、虚拟语言生活、人与机器人语言合作。语言智能的发展仅靠数据驱动是不够的,需要数据与规则"双轮驱动"。适应语言智能发展的新形势,语言学研究应从结构研究向话语研究转变,语言学人才培养也必须重视语言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培养。

    2020年01期 v.41;No.165 1-4+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潮学

  • 百年前一个独特的民间叙事文本——潮州歌册《潮州柳知府全歌》的故事及其叙事特色

    郑群辉;

    潮州歌册是我国一种比较特殊的地方曲艺和民间文学形态,其最大特色是具有女性文化的特质。《潮州柳知府全歌》的故事是在借鉴和改编明代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对潮州本地一则传闻进行的具体化。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等上优于原小说。其叙事特色主要有二:一是叙述声音的高度凸现,二是采取复调式的叙述方式。作品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上的认识意义和文学上的借鉴意义。

    2020年01期 v.41;No.165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温丹铭和他主编的《铎报》

    陈汉初;

    二十世纪初叶,开埠后经济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的汕头,成立了汕头孔教总会,创办了该会会刊《铎报》。温丹铭任《铎报》主编,一批汕头埠企业和个人捐巨款支持该会活动。《铎报》的前三任社长王延康、杨敬师(雪立)、林仔肩,也都是汕头的著名文人和社会名流。在如此强力支撑下,温丹铭秉承"不背于道,有益于世"的办刊宗旨,坚持以孔学为归,贯穿尊孔主线,突出祭孔重点,在全国高高举起孔学大旗;坚持"唤起民心","化民为俗",传承传统家风;坚持以宣传孔学与时势之需密切结合,益于今世,经世致用。发挥了他深厚的国学功底的特长,在《铎报》发表了大量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理论文章,置身于是时全国学术前沿,与全国一流学者开展学术争鸣,使得《铎报》成为学术争鸣平台。发表如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等学说,同时回击社会上流传的"西学"优于"中学"之说。

    2020年01期 v.41;No.165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詹安泰书法研究

    廖明灿;

    詹安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研究家、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他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和地方文化氛围,成长在一个书法的时代春风中。詹安泰尽管生长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中,但是他对书法的研习非常笃定,深入对魏晋古帖的临习,以他的文学艺术修养融入到书法,在这个时代里勇于探索书法艺术发展之路。他善于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形貌取法"二爨",气韵取法魏晋,把以"二爨"为主的魏碑风貌和晋人风韵结合,融碑化帖,气韵高雅,意态多姿,形成自家面貌。他把对词学的研究精神应用到书法上,可谓追本溯源,使其书法不落入时人俗套,淳厚古雅。他的书法作品广受欢迎,其书法思想影响了像饶宗颐、陈其铨、蔡起贤、詹伯慧等人,为书法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别开新面的新路。

    2020年01期 v.41;No.165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大宝仕宦交游论略

    蔡静函;

    王大宝为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仗义执言,仕宦一生起起伏伏,在官期间,始终主张抗金北伐,这与王大宝的个人性格和交游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于仕宦交游之中,王大宝与王十朋、胡铨、张浚、赵鼎等交好,其交游不为攀权附贵,只为志趣相投。其在交游之中,王大宝亦展现了岭南士大夫的风采,对提高岭南士人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0年01期 v.41;No.16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汀州的墟市——以长汀、武平、上杭为例

    张学年;吴中杰;

    汀州作为客家群体中重要的纽带,有着客家母亲河的汀江,汀江主要流经长汀、武平、上杭,由永定入广东大埔,汇流成韩江。通过对长汀、武平、上杭三地的墟市调查梳理,三地的墟市,为保障村民生活需求,基本上各乡镇皆有一个,三地方言受到墟市因素的影响,大抵皆以墟为集市用语的。三地墟市的设置与形成取决于人群的需要,形成规模依托于区域的人口;宋、明期间墟市的设置上仍旧依托着区域人口中的剩余物资交换;直到民国时航运、陆运的条件改善,随即在墟市数量上得到大量增长;时至今日,墟市的位置都以陆运为基础而存续。乡村之间的墟市功能,是否被新兴产业替代,取决于商业活动的进程和交通易达性。

    2020年01期 v.41;No.165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时代潮汕方言的传播

    谢静;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进入以手机为移动终端,借助各类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微时代。微时代给传统的文化存在形态与传播模式带来了众多变化,在微时代背景下,潮汕方言传播应借助新媒体进行新路径的探索,提升潮汕方言的影响力。微时代潮汕方言传播有自己的特点和不足,要提升潮汕方言传播的效果,就要构建主流媒体引导、社会大众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搭建多功能共享服务平台,加强资料库建设,提高用户互动和参与性,为潮汕方言传播提供新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2020年01期 v.41;No.165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9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

  • 论北宋成都的都市词

    牟婷;李征宇;

    成都,号称天府,自古以来留下了不少吟咏成都的诗词。宋时成都都市词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游乐、风物与节日市场的词作。这些词歌咏都市的繁华与富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风俗特色和明显的地域贸易特色。艺术上,成都都市词内容丰富,不仅富有地域特色的意象要素,在词中展现了蜀地特有的民俗活动,书写了独特的地域风光,叙写注重艺术形式的表达,成都都市词还浸染了较多文学气息,表现出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为时人了解蜀地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论证,同时为宋词的内容提供了新的表现对象,对宋词内容的丰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为宋词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01期 v.41;No.165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车厢空间体验的文学书写——解读施蛰存小说中的“车厢”

    何颖敏;

    在施蛰存的小说中,现代交通工具为主所构成的特定空间(车厢)给予人与以往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精神世界与社会关系层面的现代生存体验。施蛰存小说中车厢空间书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城乡的交互与冲突,即都市人对乡村的眷恋与失落,以及隐秘欲望的觉醒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

    2020年01期 v.41;No.165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法律

  • 论保障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权利

    余创林;

    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是作为公民基本权力的政治参与权在立法领域的体现。从历史的角度,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权利源于西方而流行于当代;从我国的现实制度来看,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依据,是法律明确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对其进行保障可以使立法兼顾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立法质量,保证立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应扩大公民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使立法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从微观的角度,应从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三个角度构建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保障权利的顺利实施。

    2020年01期 v.41;No.165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终止时间——以“于海明正当防卫案”为例

    何泓辉;

    正当防卫作为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设立目的是为了排除和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的人身财产。正当防卫在实践中却往往难以认定,究其原因在于认定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从不法侵害终止时间入手,剖析不同学说,对"于海明正当防卫案"进行讨论,分析不法侵害的时间限度范围及认定问题,认定该案情况属于正当防卫。

    2020年01期 v.41;No.16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生命的意义:教学与探索

    戴景平;张玉荣;

    生命的意义问题是生命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关于生命意义的教学探索,可以通过一种三部曲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第一步,厘清前提。厘清"意义"的含义及其与价值的关系,剖析"生命无意义"的观点,明晰"生命""生活""人生"的区别与联系,为大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做好知识性的前提准备。第二步,借鉴经典。借鉴前人的人生智慧,帮助学生寻找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寻的路径。第三步,意义追寻。揭示出生命的意义就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每个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身心灵,充满激情和信心地生活,自己生命的意义就会被自己创造出来。

    2020年01期 v.41;No.165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语文教育的审美心理

    杨道麟;铁生兰;

    语文学科是融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一门学科,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理应在语文教育中将另一审美主体的青少年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健全融入其全过程。在语文教育中健全青少年学生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话题。因此,教师抓住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引导青少年学生强化敏锐的审美感知、发展丰富的审美想象、深入透彻地审美理解、激发浓厚的审美情感等,应成为健全他们的审美心理的重要成分。

    2020年01期 v.41;No.165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省赛”视域下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优化

    曾志文;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整体设想和计划,其优劣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对第七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历史组"教学技能大赛的现场观摩,可知选手课堂导入设计富有创意,新授课中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度较高,但存在教学目标设计过于宽泛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亦未能围绕某一主旨层层展开,导致课堂互动的缺位,减损了教学效果。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优化的要旨在于:明确核心目标,创新整合教材内容,问题引领教学过程,板书画龙点睛。

    2020年01期 v.41;No.165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扎根理论的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王运锋;陈秋婉;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进程中,着力提升其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效能,是其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地方高校、当地政府、企业等机构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通过三级编码进行研究,发现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技创新、校地协同五个方面。

    2020年01期 v.41;No.165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杰出校友风采系列

  • 方若琪

    陈贤武;

    <正>方若琪(1916―2004),号老榕、得古、常乐斋主、六桂草堂主人,笔名方里、亚里、王理、王小仲,惠来人。1931年就读韩山师范学校,课余向王显诏学习中国画。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花鸟师从潘天寿和王个簃,山水师从汪声远,书法师从李健和马公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回家乡组织银河剧团和惠来银河木刻社,宣传抗日。1941年回上海美专继续学习至毕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惠来中学任教,继

    2020年01期 v.41;No.165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第三届“两岸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与语文生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正>2019年10月25-27日,第三届"两岸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与语文生活"研讨会在韩山师范学院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学术会议。韩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树思教授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代表学校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韩山师范学院凝聚研究力量、凝练研究方

    2020年01期 v.41;No.16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险、秩序与和平:妈祖文化与海洋国家政治认同的构建

    林晶;

    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蕴藏的"探险"与"和平"等理念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维护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在当前国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妈祖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妈祖文化在构建海洋国家政治认同、海洋国家自我认同、"海洋东亚"秩序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功能,构建和谐有序的海上丝绸之路交往图景成为妈祖文化新的使命。

    2020年01期 v.41;No.165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以党员社会实践基地詹厝村为例

    廖列营;

    农村基层党建是党在农村领导和执政的组织基础,应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目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环节薄弱,未能突出党的政治功能;党员队伍素质不高,管理滞后,创新能力不强,党组织生活不够规范;思想上,未能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央"三农"工作的决策与重大部署。由此,要运用"党建+互联网"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班子和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民主化、法治化建设,构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2020年01期 v.41;No.165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重要启事

    <正>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教育阅读网等。所发论文的稿酬问题已与作者达成协议,入编后不另给作者支付稿酬。如作者不同意其文入编,务请在来稿上注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本刊选择合适的论文入编,未入编的论文敬请作者理解。文科来稿3个月、理科来稿6个月未见采用通知,请自行处理。

    2020年01期 v.41;No.16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