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潮学

  • 潮汕方言歌谣辞格研究

    林朝虹;

    潮汕方言歌谣,是指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及海丰中部一带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在845首潮汕歌谣的封闭研究对象中,使用最广泛的辞格依次是重叠、起兴、顶针、比喻、对比、铺排、比拟和夸张。起兴、比喻和比拟三种辞格共使用785处,使歌谣平添语音上的声律美、情感上的内敛美和形象上的表现力;运用对比、铺排、顶真的歌谣近500首,使歌谣语势连贯,语气连绵,结构严密,整齐匀称,达到语言均衡的美感;600多首歌谣运用了重叠,使歌谣凸显了强化语意和主题、增强音律和乐感;夸张辞格的巧妙使用,增强了歌谣表现生活的张力和感染力。

    2013年02期 v.34;No.12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宾白疑问句研究

    欧俊勇;黄燕璇;

    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是研究明代潮汕方言的重要语料,剧本中宾白比较口语化,反映了当时潮汕口语的实际状况,在方言历时材料较少的情况下,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语言材料,为方言的历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通过对剧本中疑问句的统计,考察当时潮汕话中疑问句系统的基本情况,再将其与现代潮汕话进行比较,可以推导出潮汕话疑问句系统的一些发展趋势。

    2013年02期 v.34;No.12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潮州府城话动补结构中的副语言现象

    梁帆;

    副语言是语言的辅助手段,在语言交际中广泛使用。在潮州府城话中也有副语言现象,比如补充型复合式合成词动补结构的表述形式,它经常使用副语言修饰项作前缀,并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形成独有的规律,使动补结构词组表述程度加深,呈现出潮州府城话委婉的语言特点。

    2013年02期 v.34;No.124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组织特点

    许晓鸿;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由海外潮人创建并主导的多国同乡会社联盟,是一个松散的多国民间利益共同体,是潮籍商界领袖担当重要角色的多国实业集团联盟。

    2013年02期 v.34;No.124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代枫溪潮州窑与大窑五彩瓷的创烧

    李炳炎;

    该文通过文献、实物、口述历史等资料,就近代枫溪大窑五彩瓷创烧的历史背景、工艺特色、外销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枫溪大窑五彩"的创烧,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不仅在工艺上具有创新性、时代性,而且体现枫溪潮州窑在近代"世界性窑业"中的影响。

    2013年02期 v.34;No.12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潮州朱泥手拉壶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曾万春;

    潮州朱泥手拉壶作为工夫茶道的主角,长期以来一直是潮州人饮茶的必需品,也是潮州重要的工艺美术品,但出于种种原因,它的发展相对滞后,该文分析了潮州朱泥手拉壶的现状,并针对其发展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3年02期 v.34;No.124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潮州市中小陶瓷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余永恒;

    陶瓷是潮州的主导和特色产业,潮州陶瓷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潮州市陶瓷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模式滞后、人员综合素质低等问题。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潮州中小陶瓷企业必须改变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会计人员素质。

    2013年02期 v.34;No.12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韩师学人

  • 黄挺教授

    <正>黄挺,揭阳登岗人。1947年出生于潮州。1951年随父母移居澄海。在澄海读完小学、中学,下乡插队,回城工作。1978年5月就读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1月毕业。1982年至1992年在韩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工作,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及研究

    2013年02期 v.34;No.12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哲学

  • 哲学的定义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单国华;

    哲学不是学科,而是一种探索活动。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西方人认为人可以靠自身的能力扎根于世界,担忧的是生存的环境是否真实,因此求真就成了西方哲学的目的,"本体"就成为了西方哲学的核心观念;而中国人则认为人是不可能靠自身的能力立足的,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整个社会,因此处理关系求善就成了中国哲学的首要任务,探求解决方法的"道"便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

    2013年02期 v.34;No.124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

  • 南宋中晚期江淮战区的空间调整与李全之乱

    熊燕军;

    南宋宁宗、理宗之际,国防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为此南宋调整了相关战区的防务部署。就江淮战区而言,在嘉定十二年将江淮防务一分为三,并将淮东制置司的治所放在极边之地楚州。这样一种空间结构虽然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却导致南宋政府坐视李全发动叛乱而无力阻止。随着李全之乱愈演愈烈,南宋政府不得不再次对江淮防务的空间结构作出调整。宝庆三年,淮东制置司放弃楚州,建阃扬州;绍定三年九月,置江淮制置大使,合江淮防务为一。这一调整很快即见成效,绍定四年正月,李全被擒杀,李全之乱平定。

    2013年02期 v.34;No.124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东路事件与日本的反应述论

    陈瑜;

    日本当局趁中东路事件之机,外交上,伪装严守中立,助俄制华;经济上,经营南北满洲,筑路修港;军事上,制订《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并加以实施。同时,日本驻华军警蓄意挑衅,制造了铁岭事件等案,实为"九.一八"事变的前奏和预演。

    2013年02期 v.34;No.124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学·语言

  • 零距离的胜利及其审美悖论——新世纪网络诗歌现象探微

    姚则强;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诗歌成为一种真正"零距离"的文学样式。新世纪十余年来,人们渐渐从创作、接受和传播等文学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认识网络诗歌,及其存在的审美悖论。"距离"对于文学生产消费有着重要意义,网络诗歌的建设性发展应该从对"距离"消亡的警惕开始,葆存诗歌的诗意审美。

    2013年02期 v.34;No.124 64-6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联理论与非字面话语含义的推导

    刘子璇;

    文章首先对字面话语与非字面话语进行解释,提出听者对两类话语的认知过程是否不同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对比格莱斯对于暗喻和夸张的解释,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在非字面话语中的实际应用,得出结论字面话语与非字面话语间没有分界点,听者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都试图寻找最佳关联。

    2013年02期 v.34;No.124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心理学

  • 客家籍与潮汕籍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比较研究

    侯秋霞;黄妍珊;张晓丽;

    采用Sproles编制的消费者决策风格问卷(CSI)对550名客家籍和潮汕籍大学生的消费决策风格的差异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客家籍与潮汕籍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忠诚习惯"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男女大学生在"品牌导向"、"休闲娱乐"、"新奇趣味"和"价格敏感"等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和"重视质量"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客家籍和潮汕籍与性别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休闲娱乐"的交互作用明显;客家籍和潮汕籍与城乡来源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口碑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

    2013年02期 v.34;No.124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

  • 历史教育的实践智慧

    殷小平;

    通过反思传统史学教育在实践教学上之不足,分析"实践智慧"、"素质教育"之于当前史学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历史教育应有目的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处理人际关系为主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2013年02期 v.34;No.12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教学与演奏探究

    郑尧;

    在舒曼众多杰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幻想曲集》具有很高的演奏和教学价值,也是其钢琴套曲写作上的首次突破。文章通过对其中最具典型的三首小品的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技术类型、音乐形象进行剖析,结合演奏和教学心得,总结归纳出乐曲的侧重点训练技术等问题,并针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2013年02期 v.34;No.124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提升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实践意义

    陈菡菡;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大学生管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辅导员能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高校应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现实意义,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升其非权力性影响力,以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为辅导员的成长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2013年02期 v.34;No.124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的思考

    文铮宇;

    自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的人数迅速增长。这主要是得益于政策的支持、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高校的重视和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的完善等因素。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教学质量不够高、学科专业的设置国际化程度不够、留管教师队伍比较薄弱、为来华留学生提供的硬件条件不够理想等诸多不足。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来华留学生工作的更好发展。

    2013年02期 v.34;No.124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建构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良好工作环境探析

    禤展图;

    在高校学报中,对于栏目主持人工作环境的建设,尚未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一些编辑部没有为其配备必要的办公条件;栏目主持人的工作地位未予明确;经济待遇方面也未得到体现。为栏目主持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栏目主持人工作效率的需要;是栏目主持人形成凝聚力的需要;是建设学术名栏的需要;是促进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有关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努力为栏目主持人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工作环境。

    2013年02期 v.34;No.124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潮州歌册文献的采集工作

    王燕虹;郑喜胜;

    潮州歌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是保护好潮州歌册的基础,图书馆是文献收集的中心,更应义不容辞地做好这项工作。文章概述潮州歌册数据库建设的设想和策略,分析潮州歌册各类文献的现状,论述潮州歌册文献采集的意义,提出对各类潮州歌册文献的采集途径。

    2013年02期 v.34;No.124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杰出校友风采系列

  • 陈唯实

    陈贤武;

    <正>陈唯实(1912-1974),原名陈英光,20世纪30年代治哲学、著书立说时改名,取"实事求是"之意。潮安县官塘乡人。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少年时历尽艰辛,做过农活,在南洋打过零工,经过勤工俭学,1927年就读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韩山师范学校)

    2013年02期 v.34;No.124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